合肥夜生活网红打卡地 |点亮合肥—翡翠湖1314
这次环保督察与以往的环保检查大不相同,过去的环保检查是‘查企,这次环保督察的重点是督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责任和人人有责落实情况。
当天上午,区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观看了大会开幕实况。刘家义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确定未来五年我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推动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机关党员干部,通过电视直播、网络在线直播等形式认真收看了省党代会开幕的盛况。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认真聆听大会报告。在很多商场、社区活动室和居民家中,以及公交车、出租车上,市民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认真收听收看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大会工作报告。省党代会也牵动着各区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心。会后,大家围绕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对我省五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充满信心。
在市直一区、蓝天花园等多个社区,不少居民聚集在一起收看要把握经济文化强省的新内涵,整体推进发展质量效益高、生态环境优、人民群众富、社会文明和谐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莒北、莲西等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共青团小草学堂建设,重点招收建档立卡的贫困青少年,并将持续通过牵手关爱、希望工程等项目对其进行深入帮扶。
今年共有51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共青团小草学堂的支教队伍中,并将于7月17日正式开课自2014年实施以来,该项目已累计服务少年儿童7200人次,参与服务志愿者1200人次,覆盖全市43个乡镇街道,62个村居社区。本网讯(记者费洪芹)7月11日,2017年共青团小草学堂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举行。2017年暑期共青团小草学堂运行总数为62处,团市委对学堂授课内容升级,引导小小造纸家、消防趣味运动会等多项课外活动入驻学堂,进一步丰富学堂课程设置。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莒北、莲西等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共青团小草学堂建设,重点招收建档立卡的贫困青少年,并将持续通过牵手关爱、希望工程等项目对其进行深入帮扶。共青团小草学堂是日照市团组织创新实施的关爱贫困留守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招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面向以农村留守学生为主的少年儿童开展安全守护、亲情陪伴、习惯养成等志愿服务。
今年共有51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共青团小草学堂的支教队伍中,并将于7月17日正式开课对经劝导仍不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的,要为其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饮品和食品。下一步,各区县、各救助管理机构要把专项行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研究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认真进行动员部署。要充分利用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做好滞站人员身份信息查询工作,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应当及时向所属民政部门提出安置申请,由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予以安置。
要积极协调公安、城市执法、卫计委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最大限度防止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因酷暑、饥饿、疾病等因素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要把巡回救助作为救助工作的重点,加大对车站、码头、公园、广场等场所的巡查力度,积极引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未成年人,应会同公安机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救助保护。要落实24小时接待服务制度,做好机构内日常卫生保健防疫工作,与定点医院加强沟通,进一步畅通定点医院的急病救治。
对安置后公安机关已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各区县民政部门要及时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此外,各区县、各救助管理机构还要充分发挥110指挥中心、数字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对反馈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救助、第一时间回复。
本网讯(记者 蒋月阳)7月12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保护,安全度夏,从即日起至8月31日,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7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要落实区域化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区域划分,认真做好区域内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现救助管理无缝隙。
此外,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要及时将滞留人员信息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同时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对患病的特别是其中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疾病患者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予以救治一路走来,看不够的风景,一路回味,这座城市带来的记忆。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日照,留给他们的不只是回味和回忆,还有新的期许和渴盼。一路走来,各路媒体大咖们手握相机,手拿摄像机,把画面定格在视野内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月下梦荷、海边小船、五莲大佛、露营小木屋……文字在笔尖流淌,相机在手中旋转。此次渔文化节和采风活动,正是日照报业传媒集团为全国媒体搭建的又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也是外地媒体聚焦看日照的一个窗口。
商丘日报记者王艳华不禁感叹:真没想到这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竟然有这么深厚的底蕴,莒县还是我国东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种文化资源是日照发展旅游的文脉根基所在。此次举办的2017中国(日照)渔文化节便是渔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呈现。
生态之美是日照的底色,历史悠久则是日照的底蕴所在。要加大在国内、国际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把日照展现给更多人。
旅媒融合——兴游兴业兴市的探路之举正在大力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的日照,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创新的思路,重新描绘着这里的山川大地,也在酝酿着一场华丽的蜕变。这个小镇宜居宜游,大地艺术公园的设计和规划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把自然和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处处充满了田园气息和自然情怀。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本报记者 宋庆艳随着2017中国(日照)渔文化节暨全国百家报社聚焦阳光海岸 活力日照采风活动落下帷幕,日照已然诗化在众人的心中。诚如所言,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全面深化改革、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集中整治创城突出问题、效能建设、林水会战、脱贫攻坚、旅游富市、突破县域经济……以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为核心,日照已经走上了一条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一个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新日照正在迎面走来。日照的文化底蕴太丰厚了,有故事的地方很多,有很多题材可拍。白鹭湾艺游小镇便是典型。
有感于Marwan执着的精神,吕廷川特意为他拍了一组照片。当日,除了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板块对渔文化节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日照日报客户端、日照日报微信公众号、日照新闻网分别滚动播发渔文化节的动态消息。
略显青涩的亮相,蕴含着一种蓄势待发的热情与活力。基金小镇的建设,又使这里走上了共享经济的创富之路。
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全新的日照———从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渔文化节现场,到以太极文化著称的大青山景区。蓝色日照、人文日照,已经成了文人拍客争相写作和拍摄的对象。
来自枣庄日报社的摄影记者甄宗奎自带摄像机、航拍飞行器等拍摄器材。我喜欢这里的太极文化,也喜欢友好、热情的中国人民。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传媒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场演出以水娃和龙王女儿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运用激光、影像、4D动画、喷泉、烟火等多媒体创新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日照悠久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现代化的城市特色等,以扣人心弦的剧情创作和美轮美奂的特效表现手法,打造出一场集艺术、创意、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全球顶级大型跨媒体现代化水秀表演项目。
2016年8月25—26日,来自内蒙古、新疆、安徽、河南、陕西、江苏等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40多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资深人士等媒体大咖齐聚港城日照,组成采风团,以独到的眼光和思维,感受并传播港城自然、历史、人文的醉人魅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骄人成就。山东商报首席记者、第八届华赛金奖获得者吕廷川的摄影生涯已有20余年,走过大江南北的他,对此次渔文化节以及采风活动仍赞不绝口。
那伴着开放活市旅游富市号角和日照文化血脉翻腾向前的,不只有八方来客的眷恋,更有日照人不断创新、携手开拓美好明天的决心和信念——告别大海总会与大海,有说不完的话,哪怕相对默默,已是千言万语前天傍晚,在日照五号入口,我终于找到你,脱了鞋就站在潮水线上,等你一点点走过来一直到海水淹没了双脚,一直到夜染黑了海水,我不舍地走了,入梦了,你哗哗的脚步声还在心上,温存地不息1902次火车的轮声,生生地拽着我远离,村庄 田野 山峦,全都向你奔去,只有我远离远离今夜,如期而至的海潮,是否还会记得前天晚上,铆在那双脚印上的心意?——代题记(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宁日报社高级编辑李木生,2017年7月8日傍晚写于离开日照的列车上)日照魅力——借助渔文化走向全国文化是塑造一座城市的灵魂。来自台湾的两岸时报、中华时报、海峡连线时报、台湾民众电子报、高雄网、指传媒、冠腾传媒、民生新闻网、台中生活大小事等28家媒体纷纷发稿。
新华社客户端现场云板块对渔文化节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截至7月9日22时,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山东日照举办渔民文化节的报道,浏览量已达316453人次。此次采风活动为旅游和媒体的融合创造了一次新的契机。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